当前位置:

开放的中国与世界互利共赢(国际论道)

发布时间:2024-12-01 06:08 浏览: 次 责任编辑:小编

  

开放的中国与世界互利共赢(国际论道)

  近日■◆★★■■,中国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在服务业开放上持续压减负面清单数量★★。这是在2017年至2021年连续5年修订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后,对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进行再◆■★“瘦身◆◆★■■”。《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关于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也接连出台■★★■。

  中国正以制度型开放吸引高质量外资。2024年以来,众多跨国德企加码在华投资:大众汽车集团在合肥设立德国总部以外最大研发中心;宝马集团增资200亿元人民币,用于沈阳工厂的规模升级和技术创新;拜尔集团宣布投资6亿元人民币在江苏省启东市建设全新供应中心……德国央行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德国对华投资创历史新高,达73亿欧元◆★★★。

  《日经亚洲评论》的报道分析认为,此次中国开放外商独资医院是落实今年7月二十届三中全会长远发展蓝图的举措,旨在积极吸引外资。

  秘鲁圣马科斯国立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研究员玛利亚·奥斯特罗表示★■◆★■★,中国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向世界各国扩大开放,不断推动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秘鲁从同中国的紧密经贸联系中受益颇多,期待中国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方面持续发挥积极作用。(本报记者李嘉宝)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中国政府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将有利于增加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促进国内市场良性竞争,也将为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商机◆◆■■,促进国际合作★■■■、互利共赢★◆■★★。中国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清零”◆◆,巩固外资在华发展信心。目前,重点方向之一是继续增加服务业投资■★◆★◆,引导更多外资投向服务业领域■★■■■。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张江片区(无人机全景照片)◆◆★★★■。新华社记者 方喆摄

  ■◆■■◆■“中国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实现★■★‘清零’,是中国扩大开放做出的最新努力之一◆◆,展示了中国坚定不移推动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决心,以及推动全球开放合作的担当◆★,坚定了外商投资中国的决心和信心■★◆★★。★■”泰国《曼谷邮报》称,中方表示,对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给予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确保新开放措施及时落地■■◆★★◆,这标志着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

  中国各地稳外资政策因地制宜,不断加力。例如,山东省烟台市出台《产业链招商引资工作方案》◆★■★■◆,建立制造业领域已签约和重点在谈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吸引一批全球知名跨国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持续加大在烟台投资力度◆◆◆★■■。同时,烟台充分发挥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东连日韩、西接欧亚大陆的国际物流大通道优势◆★■★,打造商品车跨境物流综合体。今年1至8月◆★,烟台港外贸商品车发运量达34.8万辆,商品车国际转运业务规模位居全国首位。

  “中国承诺打开投资大门。”德国《商报》称,中国出台一系列扩大开放举措,意味着在华外资企业将迎来更开放的投资环境。德国财经网报道称■★■■★★,可以预见★★,这些措施可以让中国国内和外国公司的投资■■★■◆★“站在同一水平线上”■★,“外资企业可能引发中国上市潮”。

  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时报》网站报道称,哈萨克斯坦与中国的战略伙伴关系涵盖交通★★■◆、物流★◆■★、信息技术、教育、医疗和旅游等领域,“我们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功◆★◆★,还将继续推进我们的合作”◆◆■★■。

  在中欧数字协会主席路易吉·甘巴尔代拉看来■■★■◆,开放是应对不确定性的关键词。中国持续扩大高水平开放◆■★★■★,为外国企业创新提供了独特试验场。他指出◆■■,■■◆★◆“开放不仅仅是市场准入,更重要的是营造鼓励企业发展技术应用和创新的环境”。

  新加坡《联合早报》以《中国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医院》为题写道★◆■◆★,中国政府在医疗领域的开放值得关注■◆◆★★■,预计中国将以医疗行业为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带动服务业领域扩大开放。

  ★■“中国开放水平持续提升★◆■■★■。”俄罗斯《龙报》刊文称◆■★★■■,中国颁布2024年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将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清零■★◆”◆★■★◆★,表明中国的开放程度位于全球领先水平,甚至高于一部分发达经济体■★★◆■■。中国通过制度型开放持续放宽外资准入,在制造业◆◆■◆◆、采矿业◆★★★、农业★◆◆■、金融业等领域推出重大开放措施◆★■,令外界瞩目。

  泰国泰中“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威伦认为,中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对于世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泰中两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合作已成为两国合作的新动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让世界实现了前所未有的互联互通。

  当前,中国正在积极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经贸合作★■“朋友圈”越来越大◆★。截至目前,中国已与2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2个自贸协定★◆,与自贸伙伴的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额的1/3左右。今年上半年,中国商务部推动实施了与尼加拉瓜、厄瓜多尔★★■、塞尔维亚的3个自贸协定,签署了与洪都拉斯的自贸协定早期收获安排★◆■■◆◆,实质性完成了与秘鲁的自贸协定升级谈判,也正式启动了与萨尔瓦多的自贸协定谈判和与新西兰的自贸协定负面清单谈判。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外媒报道◆★,经中国、洪都拉斯两国商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洪都拉斯共和国政府关于自由贸易协定早期收获的安排》(下称《早期收获》)自2024年9月1日起相互生效实施,中国对原产于洪都拉斯的部分进口货物实施《早期收获》协定税率,将促进中洪两国经贸关系进一步良性发展,推动两国经贸互利合作迈上新台阶。

  《联合早报》的另一篇报道认为,中国在制造业、服务业尤其是医疗领域的开放值得关注:医疗开放上游涉及研发,可为罕见病和绝症的生物医药研发打开中外合作窗口;下游涉及民生■★■■,让民众不出国门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服务。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再“瘦身”,持续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与相关国家自贸协定谈判不断取得新进展……近期◆★◆,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步履不停,实招频出,受到海外媒体及国际人士高度关注。国际舆论认为,开放的中国与世界互利共赢,不仅是外资青睐的投资热土★◆★★■■,还是全球发展繁荣的重要引擎。

  ◆◆■★“发展之路■★■◆!洪都拉斯收获与中国的合作成果”——洪都拉斯媒体★◆◆◆★“Canal 8”新闻网日前以此为题刊文称,与中国合作取得的成果将使民众受益◆■■★,推动洪都拉斯经济和社会发展。

  “放宽■◆◆”■◆◆■“共赢★★◆■”“一视同仁”……中国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改善营商环境的一系列新举措■◆◆◆■■,引发外媒热议■◆◆■★◆。

  不仅是德企,越来越多外资企业看好中国市场。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1至8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6968家,同比增长11★★.5%,延续了2023年以来新设外资企业较快增长的趋势。